请输入图形验证码(不区分大小写)
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额外的活儿其实就是让你跳出舒服区——可能涉及你不熟的领域,或者得协调各种资源,但正好能帮你拓宽能力。比如去帮其他部门做项目,能搞懂公司整体业务;帮着组织活动,沟通协调能力能明显提升。这种跨领域的锻炼,能让你变成“多面手”,以后职业发展时竞争力也强。
主动接活儿,还容易让人觉得你积极、靠谱。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,都更愿意信任、推荐那些关键时刻能顶上的人。很多时候机会不是等出来的,是平时慢慢攒表现、被人看在眼里才来的。就像常说的例子:有个助理每天多留会儿,随时帮老板处理突发情况,最后成了团队里离不了的人。
而且职场里的个人口碑,就是靠一点点主动做事攒起来的。一旦被贴上“靠谱”“主动”的标签,有重要任务或突发情况时,人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你。这种曝光和信任,对长期发展特别有用。
但也不是啥活儿都值得接。有些额外的活儿就是重复的杂事,或者明显是别人甩过来的锅。要是瞎接,不光分走精力、影响本职工作质量,还可能越忙越乱。更要注意的是,要是长期干低价值的活儿,很容易被当成“打杂的”,反而没机会接触核心业务、提升自己。
额外的活儿往往还有隐形代价,比如老加班、挤掉休息时间,最后搞得身心俱疲。职场是长跑,不是冲刺,能一直保持稳定节奏才重要。
所以面对额外的活儿,先判断它值不值:能不能学新东西、练新技能?跟你以后想发展的方向搭不搭?比如想做项目管理,就优先接需要协调推进的临时任务。
同时也得算算时间成本:现在手头的活儿能不能腾开?是不是得牺牲休息或陪家人的时间?要是真忙不过来,就坦诚说,灵活调优先级。比如可以说:“我现在在赶XX紧急任务,还得两天,你这活儿要是能等,我弄完马上帮你。”
要是碰到明显不合理、没价值的请求,也能礼貌地划清界限。但拒绝别太生硬,最好给个替代方案,比如推荐更合适的人,或者说个能帮忙的时间。
接了额外的活儿后,及时反馈、展示成果也很重要。用简短的汇报或总结说说,让别人知道你的付出和收获,比如“这次做XX,优化了XX流程,解决了XX问题”。这样才能把“辛苦”变成“功劳”。
刚入职场时,适当主动接些额外的活儿,是快速成长、攒信任的好办法,但前提是这些活儿能帮你提升。而学会拒绝,也是职场必备的本事。心里要有杆秤,权衡“价值、成本、边界”,在机会和压力之间找到平衡,才能稳扎稳打地发展。
建议定期回头看看自己接的额外活儿,分析下收获和付出,慢慢就知道哪些值得接、哪些要谨慎。优先选那些能写进简历、证明自己能力的活儿。沟通时灵活点,用积极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你的情况。
职场路还长,不用急着一时表现。抓住真正值得投入的机会,同时留些时间给自己生活、成长,才能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2025-08-12 00:05:45
2025-08-12 00:05:45
2025-08-12 00:05:45
2025-08-12 00:05:45
2025-08-12 00:05:45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
2025-08-12 00:05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