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中等职业教育新专业教材开发
本文探讨了职业院校新兴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原则、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困境、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。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、双效益原则、普适性原则、职业性原则。新兴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步骤包括分析新兴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、调研新兴专业人才供给及需求情况、调研职业院校课程开设情况、对市场上同类产品进行分析、落实教材的编写及出版进度。
一、新兴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原则
(一)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要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,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智慧结晶,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,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,用科学的思想、科学的方法设置新兴专业,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,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;二是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在选题的规划、调研、实施等各环节都要体现科学性;三是教材内容本身、教材内容筛选、教材编写结构等几个方面也要体现科学性。
(二)双效益原则“从事出版活动,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”,这是我国《出版管理条例》的规定。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更应如此,既要有社会效益,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影响,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,又要有经济效益,要产生利润,创造更多的财富,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。经济效益取决于图书发行量的大小,发行量大的图书才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。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要做好市场调研,预测读者群的多少,读者群多,才有可行性,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(三)普适性原则所谓普适性,简而言之,就是普遍适用性。坚持普适性的原则,是因为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,教育资源配置也不均衡,城乡差别较大,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差别也很大,在这种情况下,要使新兴专业课程教材开发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,同时考虑到不同区域学校的不同要求,因材施教。
(四)职业性原则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,职业教育直接为地方、行业经济的发展服务,教材只有具有职业性、行业性,服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,才能体现理论与技术实训一体化。新兴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,教材在编写时要同职业基础内容衔接起来,突出内容的职业性,理论知识以“必需、够用”为度;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,体现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。
二、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困境
(一)逻辑混乱
教材编排过程中,既有各章节、各项目及各任务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不清晰的问题,也有不按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规律、学生的年龄特征、心理特征、思维特征与学习规律处理教材内容的情况。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,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没有按照由简到繁、由易到难、由单一到综合、由兴趣到工程、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。
(二)内容空洞
开发团队在进行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脱离实际,缺乏企业行业的各种必需素材,长篇累牍的文字罗列、空洞的理论呈现,学生搞不清楚到底学什么,为什么学,怎样学,对学习对象缺乏研究。
(三)抄袭频繁
开发团队文字水平有限,有口难言,只能通过网络及相关资料查阅,采用拷贝、抄袭方法处理。
(四)存在错误
一方面,编写者自身专业能力不足,导致描述教材的知识与技能点时存在错误;另一方面,编写者文字功底不深,在处理教材时,一些文字、标点符号、前后逻辑等存在错误。
(五)版面粗糙
教材的字体大小前后不统一,章节编排前后不统一,段落排版不合规定,文本格式不规范,内容前后不齐全,插图、表格编号前后不一致或与编号不对应等问题。
三、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
(一)行业新技术迫使中职学校战略转移
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企业、行业发展,具有高技能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。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适应企业、行业新技术的变革,这就迫使中职学校要推陈出新,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,根据企业行业的变化,及时开发和完善校本教材,在校本教材中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、行业技能,全面培养适合具体行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,校本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。
(二)教育对象的认知模式变化要求中职学校改变教学资源
现代中职生和多年前的学生在认知模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。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,中职生的认知模式不断变化,从传统的书籍、电视、电脑等方式上向移动互联网转移,诸如微信、手机QQ、智慧课堂、抖音等全新模式。与此同时,传统的学校教材都是基于以往的认知模式开发的,已经不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化教育,这也倒逼着中职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变化,从兴趣入手,开发适应新时代学生使用的各类校本教材。
(三)教学设备的更新促使中职学校开发校本教材
中职学校注重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,而技能培养就需要学校依托各类教学设备。近几年,我国经济高速发展,各行各业设备持续更新,学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,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,也需要不断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。而传统教材往往以旧型号的设备为案例,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。因此,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促使着中职学校开发校本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