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最近流行的一个热词就是“大学生清澈愚蠢的眼神”,刚毕业的大学生单纯懵懂,对于求职还存在天真的幻想,很容易上当受骗。以下是其中常见求职陷阱,希望大家有所防范。
陷阱一: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
现在有很多贩卖个人信息的中介公司,为了获得更多更精准的信息,往往会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,吸引求职者前来。从求职者递交的海量简历中,精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。
陷阱二:收取报名费、体检费、培训费等费用
求职面试后,招工者以服装费、体检费、培训费、保险费、押金、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。应聘者交费后,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,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,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。一些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,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。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谎称招聘岗位已满,并承诺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,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,但根本不会兑现,随后以各种借口敷衍应聘者。
陷阱三:扣留个人重要证件
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递交身份证、学位证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,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。
陷阱四:只“试用”不聘用
用人单位对新招聘人员会设置试用期,期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。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,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。等试用期结束,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试用或解聘。有些单位,在实习试用期间,不仅不支付任何薪资,甚至要求交培训费。
陷阱五:只签就业协议,不签劳动合同
由于缺乏社会经验,对国家的劳动法也不懂,一些毕业生找工作时与企业签订《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》。毕业辛苦实习数月,被企业无故解聘或裁员,且没有任何赔偿。
陷阱六:中介公司声称帮找到好工作
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,同时又渴望进入名企有一份高薪水的心理,打出“包你进500强”广告,并要求学生缴纳高额中介费,结果是往往没能帮找到好工作,收取的各种费用也不予退回,更有甚至,中介人去楼空,让学生遭受多重打击。
陷阱七:受骗进入传销组织
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,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,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。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,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、朋友、亲人。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,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。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30
2025-04-26 00:05:29
2025-04-26 00:05:29
2025-04-26 00:05:29
2025-04-26 00:05:29